博客年龄:14年8个月
访问:?
文章:223篇

个人描述

洞庭湖畔,铜铃激越,醉醒之间才是人间万象;日月经天,江河行地,天地之间有一个永恒的梦;我心宁静,我行飞扬,我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。//重要说明:洞庭铜铃博客文章,除特别说明以外,均由叶恒永本人原创。请尊重著作权,需转载请联系本人:湖南省临湘市坦渡中学(邮编:414309)

历史教学//对于初中历史教材中所述佛教教义的更正

分类:教育教学 | 标签: 初中历史   佛教教义  
2018-08-26 15:52 阅读(?)评论(0)

对于初中历史教材中述佛教教义的更正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叶恒永(洞庭铜铃)

    岳麓版现行初中教材《世界历史》九年级上册,第6课《世界三大宗教》中,是这样用宋体字叙述佛教教义的:“佛教宣扬‘众生平等’,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,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‘极乐世界’。”尔后,在楷体字部分补充叙述:“佛教认为人的生、老、病、死都是苦,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,一切众生只要信奉佛教,刻苦修行,消灭欲望,都有可能超脱生死轮回,进入极乐世界。”

这种叙述有其不妥之处,表现在:

第一,片面理解,割裂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佛教教义。

    佛教最基本的最具概括性的教义就是四个字:苦、集、灭、道。这四个字在佛教中称为“四谛”,也就是四种真理。要从一个整体上来理解四谛,不能割裂曲解其义。苦谛,是指人生现状来说的,佛教认为人生现状是苦的,具体来说有八种苦:生苦(即出生时的痛苦)、老苦(即年老体弱的痛苦)、病苦(即患病时的痛苦)、死苦(即临死时的痛苦)、求不得苦(即所求不遂的痛苦)、爱别离苦(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)、怨憎会苦(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)、五阴炽盛苦(即五阴的作用炽盛,盖覆真性,故死了之后,复须再生)。佛教中有八苦交煎之说。分析人世间种种痛苦的道理叫做“苦谛”。集谛,集有召集、聚集的意思,是指导致人生种种痛苦的原因。人的种种心态与表现于身体、语言上的种种行为会聚集成各种不同的结果。解析种种痛苦之原因的道理,佛典中叫做“集谛”。灭谛,灭有寂静、祥和、圆满的意思,是指摆脱种种身心痛苦或获得寂静安乐的境界,这种境界是依着佛法修行而达成。佛教典籍中描述圣人超越三界轮回之种种境界的道理叫做“灭谛”。因修行者心量与根性不同,其修证结果也有差别:发出离心,求解脱,证罗汉果者,为声闻乘灭谛境界;发出离心,求解脱,证辟支佛果者,为缘觉乘灭谛境界;发菩提心,自觉觉他,觉行圆满者,为菩萨乘灭谛境界。道谛,道有道路,方法之义,涵盖一切修行法门,佛教常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。通过佛陀开示的种种方法去修行可以达到超越人我是非、生老病死等轮回状态而进入寂静祥和的境界。

    不妥之处第二,从无神论观点出发,低估了佛教对世界、社会、人生的认识。

    佛教的认识,其实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认识。日本著名佛教学者木村泰贤在《大乘佛教思想论》说:“苦对我们来说成为征服的对象时,便发挥其伟大的道德价值。反之,任己被苦征服,人生便可谓无价值的存在。这是佛教的根本精神。”

    罗候罗法师《佛陀的启示》总结阿罗汉的心理和人格特征说:“凡是亲证真理、涅槃的人,就是世间最快乐的人。他不受任何‘错综’(complex)、迷执、忧、悲、苦恼等苛虐他人的心理状态所拘缚。他的心理健康是完美的,他不追悔过去,不冥索将来,只是扎扎实实地生活在现在里。因此他能以最纯净的心情欣赏与享受一切,而不掺杂丝毫自我的成分在内。他是喜悦的、雀跃的,享受着纯净的生活。他的感官怡悦,无所烦忧,心灵宁静而安详。他既无自私之欲求、憎恚、愚痴、骄慢、狂傲以及一切染着,就只有清净、温柔,充满了博爱、慈悲、和善、同情、了解与宽容。他的服务精神是最纯正的,因为他不为自己设想。他不求得、不积储,甚至不积储精神的资粮;因为他没有‘我’的错觉,而不渴求重生。”太虚大师也这样讲:“仰止在佛陀,完成在人格,人成即佛成,是名真现实”。

综上所述,建议将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佛教教义修改为:“佛教宣扬‘众生平等’,认为人人皆有佛性。在佛教看来,人世间有很多种苦。苦应该是我们征服的对象。我们从内心中消灭了产生苦的根源,我们就能够从众苦中获得解脱,超越生死。

 

 

作者单位:临湘市坦渡中学

    址:414309)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坦渡镇桐梓铺街坦渡中学

电子邮箱857007794@qq.com

 
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